Fungal Rhinosinusitis in Ca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34 Cases (2013–2022)

期刊: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DOI:10.1111/jvim.70076

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vim.70076

01 研究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报告2013年至2022年间英国34只猫的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因为真菌性鼻窦炎在猫中较为罕见,且相关文献较少,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02 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观察研究,涉及英国10个动物转诊中心。研究者从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病例记录中筛选出34只被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的猫。数据收集包括猫的品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CT或MRI)、内窥镜检查、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真菌培养和泛真菌PCR等结果,以及治疗方案和治疗后的临床结果。

03 研究结果

1. 临床表现

①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喷嚏(79%)、鼻腔分泌物(62%)、鼻腔喘息(41%)和鼻出血(32%)。部分猫还表现出局部淋巴结肿大(18%)、突眼(12%)和鼻旁肿胀(12%)。

②病程:中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为3个月,29%的猫在出现当前症状前有鼻腔疾病的历史。

2. 影像学与内窥镜检查

①影像学发现: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头部CT或MRI。其中79%的病例存在鼻甲骨溶解,且总是涉及鼻腔后部;62%的病例存在额窦受累;47%的病例出现额骨、眶骨或筛骨板的骨溶解。

②内窥镜检查:74%的病例进行了前向鼻腔镜检查,其中48%直接观察到鼻甲骨破坏。60%的病例通过鼻腔镜观察到真菌斑块。

3. 诊断性检测

①真菌培养:在28例进行真菌培养的病例中,43%呈阳性。

②泛真菌PCR:在11例进行泛真菌PCR的病例中,73%呈阳性。两种检测方法在9例病例中同时进行,但未发现同时阳性的结果。

③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91%的病例在组织学上观察到真菌菌丝。

④细胞学检查:在9例进行鼻腔活检细胞学检查的病例中,67%观察到真菌菌丝。

4. 治疗与预后

①治疗方式:53%的病例进行了真菌斑块清除术;32%的病例接受了局部抗真菌治疗(主要使用1%克霉唑溶液或乳膏);77%的病例接受了全身抗真菌治疗(最常用伊曲康唑)。

②短期效果:66%的病例在初始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24%的病例症状有所改善,10%的病例无反应。

③长期预后:在有随访数据的29例病例中,50%的病例在初始治疗后进入临床缓解期,但其中41%的病例出现复发。在有超过90天随访数据的24例病例中,38%的病例在治疗后超过90天仍处于临床缓解期。

④死亡率:在随访期间,9%的病例因真菌性鼻窦炎相关疾病死亡。

04 研究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在猫中是一种预后一般的疾病,少于50%的猫能实现长期临床缓解。研究提示,真菌性鼻窦炎应被考虑为任何年龄和品种猫慢性鼻病的鉴别诊断之一,且需要通过多种诊断手段(如影像学、内窥镜、组织病理学和真菌检测)来确诊。

来源:Russell, O.L., Johnson, D., Allan, F., et al. (2025), Fungal Rhinosinusitis in Ca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34 Cases (2013–2022). J Vet Intern Med, 39: e7007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