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to facilitate ultrasound-guided removal of migrating foreign bodies: eight cases (2022)

期刊:Journal of Small Animal Practice

DOI:10.1111/jsap.13808

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sap.13808

01 研究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描述一种新的微创超声引导技术,用于移除动物体内迁移性异物。

这种技术通过使用大口径穿刺针和灵活的抓取钳,避免了传统手术探查的创伤,提高了异物移除的效率和安全性。

02 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病例研究,从2022年7月至12月在单一转诊医院中筛选病例。研究团队通过医院管理系统搜索关键词,如“导管”“穿刺针”“异物”等,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例。

纳入的病例为超声检查确认存在异物且尝试使用大口径穿刺针和灵活抓取钳进行移除的病例。研究记录了动物的信号特征、病史、肿胀部位、体格检查、影像诊断结果、手术时间、异物性质、移除成功与否、培养结果及术后治疗等数据。

03 研究结果

1. 病例信息

① 共纳入8例病例(7只犬,1只猫),年龄范围1~16岁,体重3.17~34.1千克。

② 所有病例均因眼眶后(4例)或颈部(4例)软组织肿胀就诊。

2. 影像学检查结果

① CT检查发现多数病例存在低密度中心区域,周围有软组织密度增强的环形结构,提示脓肿形成,但未在CT上发现明确的异物。

② 超声检查在所有病例中均发现至少1个异物,表现为高回声、线性结构,多数为植物性异物(如草籽、木刺)。

3. 手术技术与结果

① 使用超声引导的大口径穿刺针(14G)和16G灵活抓取钳,成功移除了7例病例中的异物,1例因异物靠近眼球未能安全移除。

② 手术中位时间为20分钟(5~35分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4. 术后处理与随访

① 术后所有病例均接受抗生素治疗,部分病例还使用了非甾体抗炎药。

② 7例病例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其中6例未复发临床症状,1例在术后33天在同一侧眼睑出现新的脓肿,但未发现新的异物。

04 研究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针辅助异物移除技术是一种微创、高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移除迁移性异物,尤其适用于复杂解剖区域(如眼眶后)的小型植物性异物。

该技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减少了患者痛苦和并发症,且术后恢复良好。

来源:Brincin, C., Anderson, O.J., Field, E.J., et al. (2025),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to facilitate ultrasound-guided removal of migrating foreign bodies: eight cases (2022). J Small Anim Pract, 66: 131-13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