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operative Prediction Models for 30-Day All-Cause Mortality After Mitral Valve Repair in Dog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期刊: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DOI:10.1111/jvim.70152

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vim.70152

01 研究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并评估用于预测犬类二尖瓣修复术后30天内全因死亡率的术前预测模型,并评估短期预测风险与术后长期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目前在兽医学中尚缺乏针对此类手术的客观风险评估方法,因此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2 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至2023年期间接受二尖瓣修复术的2089只患有黏液样二尖瓣病变(MMVD)的犬。

研究从病历中收集术前变量,包括统计学数据、常规血液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数据和用药史等。通过这些变量和收缩估计方法开发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此外,还通过Cox比例风险分析评估短期预测风险与术后2年累计死亡率的关联。

03 研究结果

1. 30天死亡率

术后30天全因死亡率为4.9%(102/2089),表明二尖瓣修复术(MVR)在该中心的短期安全性较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犬在术后早期死亡,提示需要关注高风险因素以进一步改善预后。

2. 预测模型开发

① 基于术前变量,通过不同组合和两种收缩估计方法(lasso和ridge)开发了10个预测模型,包括全模型、基于预测贡献排名前11的变量的模型(top11)以及结合其他临床重要变量的模型。

② 经过比较,选择了top11模型(lasso估计)作为最终模型。该模型的校准性能良好,具有中等的区分能力,能够较好地区分术后30天内死亡和存活的犬。

3. 预测变量分析

① 最重要的预测变量: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椎体心影评分(VHS)和左房-主动脉比(LA/Ao)是预测术后30天死亡风险的前四大变量。

② Tbil水平升高、TP水平降低与术后30天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这可能与犬的整体健康状况、肝脏功能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③ VHS和LA/Ao作为影像学指标,反映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程度,与术后短期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④ 其他变量,如APTT、ACEi使用、犬种、氨氯地平使用、白蛋白水平、性别和体重等也在预测模型中具有一定的贡献,但相对较小。

4. 预测模型的应用

① 基于最终模型的预测系数,开发了一个在线风险计算器,方便临床医生快速计算犬类二尖瓣修复术后30天内全因死亡的概率,为术前风险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② 将预测的30天死亡风险分为四分位数,发现高风险组(第四四分位数)的犬在术后2年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第一四分位数),提示术前短期风险预测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长期风险分层的参考。

04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术前预测模型在内部验证中显示出低至中等的区分能力和良好的校准性能,能够有效预测犬类二尖瓣修复术后30天的全因死亡率。

此外,短期风险预测与术后2年死亡率相关,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来源:Furusato, S., Kurogochi, K., Mizuno, M., et al. (2025), Preoperative Prediction Models for 30-Day All-Cause Mortality After Mitral Valve Repair in Dog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Vet Intern Med, 39: e7015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