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
品种:短毛猫
年龄:2岁
性别:雄
是否绝育:是
诊断:分枝杆菌感染

01 主诉及病史

3个月的脊髓感觉过敏史,在24小时内进展为四肢轻瘫。

有定期的户外活动,没有旅行史,被单独饲养,喂食干燥的商品粮。

2个月前进行的血液检查显示轻度淋巴细胞增多(9.05×10^9/L [0.92-6.88]),血生化正常。胸部X线片无异常。接受加巴喷丁(5 mg/kg PO q12h)、美洛昔康(0.05 mg/kg PO q24h)和运动限制治疗4周,病情显著改善。在随后的2个月内没有进行进一步治疗,直到24小时前病情突然恶化。

02 检查

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

神经系统评估显示轻度反应迟钝、四肢轻瘫和姿势反应减弱,尤其是右前肢。双前肢的撤退反射降低,右侧更差。其他脊髓节段反射、肌肉质量和肌张力以及颅神经检查均正常。脊髓触诊未引起不适。怀疑右侧C1-T2脊髓病,不能完全排除颅内受累

血液学和血生化无明显异常。

全麻下进行了MRI造影,确定了一个边界清楚的新月形硬膜外占位性病变,位于椎管背侧和右侧椎管内,从C2延伸到C4椎骨,并导致中度脊髓压迫。与正常脊髓实质相比,病变在T2W、T1W和STIR序列上呈异质性高信号,表现出均匀、强烈的对比增强,并包含病灶内信号空隙的点状区域。观察到相关的脑膜增强,以及C3椎弓造影剂摄取的增加(下图)。根据影像学特征怀疑肿瘤(如淋巴瘤),感染性病因被认为可能性较小。

↑ T2W(1a)、T1W(1b)和造影后T1W(1c)序列描绘了一个细长的硬膜外病变,与脊髓实质相比,T2W和T1W图像上呈异质性高信号,具有很强的均匀对比增强(绿色箭头)。病变位于脊髓背侧,使背侧脑脊液和脂肪柱消失,疑似轻度脊髓压迫。C2椎骨水平的T2W(2a)、T1W(2b)、梯度回波(2c)和造影后T1W(2d)序列显示新月形硬膜外T2W和T1W异质性高信号强对比增强病变,主要占据右侧和背侧硬膜外腔,伴有相关的脑膜造影剂增强(绿色箭头)。脊髓出现T2W高信号(2a)。C3椎骨水平的T2W(3a)、T1W(3b)、梯度回波(3c)和造影后T1W(3d)序列显示类似的硬膜外中度压迫病变(绿色箭头)。点状病灶内信号空隙在梯度回波图像(3c)上可见。注意到同时发生的脑膜和背椎弓对比增强,脊髓表现出T2W高信号。

腰椎脑脊液分析显示,总有核细胞计数为8/μl [0-5],4160个红细胞/μl,蛋白质升高至110.5 mg/dL [<45]。细胞学检查显示轻度单核细胞增多,疑似医源性血液稀释。

脑脊液中刚地弓形虫和猫冠状病毒的PCR、新生隐球菌抗原、刚地弓形虫和猫冠状病毒血清学以及FeLV/FIV SNAP检测均呈阴性。腹部超声无播散性疾病的证据。

03 治疗

通过外侧入路进行右侧C2-C3半椎体切除术,用于取样和减压。发现并去除了涉及硬膜外脂肪的易碎、界限不清、浅棕色至黄色、浸润性硬膜外占位性病变,成功完成脊髓减压。

样本提交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要求进行细菌学培养。

住院2天,接受了美沙酮(0.2 mg/kg IV q4h)、头孢呋辛(20 mg/kg IV q8h)和地塞米松(0.1 mg/kg IV q24h)治疗。切除的硬膜外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广泛的脓性肉芽肿性炎症(下图)。包括弥漫性脂肪炎、多灶性中度淋巴滤泡增生和无非典型细胞的外周反应性滤泡。注意到反应性骨重塑,骨髓组织正常。PAS和Ziehl-Neelsen染色未显示分枝杆菌或真菌。

↑ H&E染色显示明显的脓性肉芽肿性脂肪炎(绿色箭头=中性粒细胞,红色箭头=巨噬细胞)。

通过hsp65基因靶向PCR和随后的BLAST分析,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比对后,鉴定出与分枝杆菌关系最密切的DNA序列(查询覆盖率90%,身份识别率98%)。

04 预后

出院时,可行走,但四肢均存在本体感觉性共济失调。使用加巴喷丁(10 mg/kg PO q8h)、头孢氨苄(20 mg/kg PO q12h)和泼尼松龙(0.5 mg/kg PO q24h)继续治疗,并建议主人限制其活动。

2周后,神经系统检查恢复正常。

20天后,获得了分枝杆菌的检测报告,开始针对分枝杆菌进行治疗。根据已发布的猫分枝杆菌病治疗指南,使用了利福平(10 mg/kg PO q24h)、普拉沙星(3.5 mg/kg PO q24h)和克拉霉素(10 mg/kg PO q12h)的多药方案。由于患者依从性差,克拉霉素在35天后停药。普拉沙星和利福平持续使用6个月。

1个月后,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但注意到瘙痒、结痂性皮损和颈部背侧轻度脱毛。开始局部基于洗必泰的抗菌治疗。

81天后,没有神经系统或呼吸系统体征,但发现了下巴上的囊性皮肤病变。3个月后,因肥厚型心肌病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在随后7个月中成功治疗,心脏、皮肤或神经系统体征未复发。

05 讨论

分枝杆菌是抗酸、杆状、细胞内细菌,具有广泛的环境分布,能够在猫中诱导一系列表现,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根据其临床病理学和生物学特征,猫中最相关的分枝杆菌分为三类: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MTBC)、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和猫麻风病

MTBC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等,主要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但也与肺外感染有关,包括皮肤病变。虽然家猫通常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抵抗力,但其他MTBC成员——尤其是田鼠分枝杆菌——已成为与临床疾病有关的重要病原体。

NTM常见于环境中,是机会性病原体,可引起皮肤和全身感染。临床相关的NTM包括鸟分枝杆菌复合体(MAC)和其他生长缓慢和快速生长的种。

猫的分枝杆菌感染表现在皮肤、内脏、眼部、骨骼和神经系统。皮肤病变是最常见的表现,表现为结节性或不愈合的伤口,伴有引流道。消化系统受累可能导致体重减轻、呕吐和腹泻,而呼吸道受累可能导致各种支气管、间质和肺泡浸润、肺门淋巴结肿大、气胸和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

眼部受累通常是播散性分枝杆菌病的一部分,但它也可能表现为葡萄膜炎、失明以及角膜、结膜和眼睑增生性病变的孤立表现。全身播散可能导致发热、体重减轻、眼部体征、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骨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分枝杆菌感染的神经系统表现因病变定位而异。鸟分枝杆菌和其他种,包括牛分枝杆菌,与外周前庭疾病、颅内感染和脓性肉芽肿性脑膜脑炎有关,还报告了椎体骨髓炎和椎旁肉芽肿。

继发于分枝杆菌感染的局灶性硬膜外脓性肉芽肿性脂肪炎,以前从未在猫中记录过,本病例与已证实的全身播散病例形成鲜明对比。包括导致骶骨和尾骨骨溶解的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以及表现为硬膜内髓外肉芽肿并伴有皮下结节、肺部浸润和脓性肉芽肿性脾炎的田鼠分枝杆菌。

既往报告包括由鸟分枝杆菌亚种引起的脓性肉芽肿性脑膜脑炎,和由鸟分枝杆菌引起的局灶性颅内病变。此外,鸟分枝杆菌与左耳根部肉芽肿性炎症有关,与前庭功能障碍和同侧面神经麻痹有关,以及分枝杆菌神经炎。

在本患者中,临床上既未怀疑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未在影像学上发现。然而,慢性、非特异性脊髓感觉过敏先于四肢轻瘫急性发作,就诊时怀疑轻度反应迟钝,增加了未被发现的播散的可能性。

猫分枝杆菌病的预后取决于分枝杆菌种类、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时机。播散性感染的结果更差,需要长期的多药治疗并有复发的风险,而局部皮肤形式对早期干预反应良好。颅内感染病例与不良结局有关,而外周前庭疾病和脊髓分枝杆菌病与良好的长期恢复有关。

在本病例中,猫在诊断后20个月保持神经系统正常,进一步支持了脊髓分枝杆菌感染获得良好结果的可能性。然而,由于某些物种具有人畜共患的潜力,谨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或有气溶胶传播风险的个体。

总之,分枝杆菌感染在脓性肉芽肿性硬膜外病变病例中应被视为鉴别诊断,即使没有全身播散。值得注意的是,Ziehl-Neelsen和PAS染色可能产生假阴性结果,因此,PCR与其他诊断方式相结合,对于准确识别至关重要。在本病例中,手术减瘤和脊髓减压后神经功能迅速改善。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早期手术干预与神经功能恢复率之间的关系。

文献来源:Decrop F, Henriques T, Hermann A, Fina C, Álvarez P, Mínguez J, Posporis C. Case Report: Mycobacterial epidural pyogranulomatous steatitis in a cat. Front Vet Sci. 2025 Jun 4;12:161031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