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erm Outcomes of Mitral Valve Repair With Artificial Chordae and Annuloplasty for Myxomatous Mitral Valve Disease in Dogs

期刊: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DOI:10.1111/jvim.70171

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vim.70171

01 研究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识别接受二尖瓣修复手术(MVR)治疗黏液瘤性二尖瓣疾病(MMVD)的犬的风险因素和预后情况。

MMVD是犬类中最常见的心脏病,常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较差,而MVR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其长期效果和风险因素尚未在大规模犬群中得到充分研究。

0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日本兽医心血管中心接受二尖瓣修复手术的1019只犬(ACVIM分期为B2、C和D)

通过分析其病历和术后随访数据,研究早期(术后<100天)和晚期(术后100–1400天)的术后结果,包括全因死亡率、术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或再次手术。研究还评估了不同因素对术后结果的影响。

03 研究结果

1. 术后事件发生率

① 早期术后(<100天)事件发生率为19.6事件/1000犬月,其中ACVIM D期犬的事件发生率最高。

② 晚期术后(100–1400天)事件发生率为7.1事件/1000犬月,D期犬为8.7事件/1000犬月。

2. 早期术后风险因素

① 与B2期犬相比,D期犬早期术后事件的风险高2.2倍。

② 2020年手术的犬早期术后事件风险较2017年手术的犬低0.29倍。

3. 晚期术后风险因素

① 年龄每增加1岁,风险增加1.3倍。

② 体重每增加1公斤,风险增加1.1倍。

③ 比较于吉娃娃犬,查理士王猎犬的晚期术后事件风险高2.2倍。

④ 术前三尖瓣反流速度>3.7 m/s的犬,风险高2.5倍。

4. 术后存活情况

① 术后1400天内,无犬接受第二次二尖瓣修复手术。

② 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脏相关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出血和神经系统疾病;晚期则以肾脏疾病、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为主。

5. 术后心脏指标变化

① 术后D期犬的椎体心脏评分(VHS)、左心房与主动脉比值(LA:Ao)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标准化值(LVIDSN)仍高于其他阶段。

② 术后早期,D期犬更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6. 手术年份对结果的影响

手术年份与早期术后事件风险相关,表明手术团队的经验可能对结果有积极影响。

04 研究结论

MVR对晚期MMVD犬的预后有积极作用,早期术后事件发生率高于晚期。

D期犬早期事件风险更高,但晚期风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查理士王猎犬品种以及术前三尖瓣反流速度>3.7 m/s。

来源:K. Kurogochi, S. Furusato, E. Takahashi, et al., “ Long-Term Outcomes of Mitral Valve Repair With Artificial Chordae and Annuloplasty for Myxomatous Mitral Valve Disease in Dogs,”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39, no. 4 (2025): e7017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