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情况 | |
![]() | 品种:边境牧羊犬 |
年龄:5岁 | |
性别:雄 | |
是否绝育:否 | |
诊断:半舌痉挛 |
01 主诉及病史
因单侧舌头痉挛就诊。
此前曾因外伤后急性发作的四肢瘫痪就诊(当时MRI和CT诊断为外伤性寰枢关节半脱位和脊髓挫伤)。接受了保守治疗,并在2周内恢复了行走能力。12周后的随访中,出现轻度全身感觉共济失调。
在随访期间,单侧舌头的异常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该症状在外伤前4个月就已经出现(下图)。主人在过去6个月内注意到轻微的吞咽困难迹象(如需要更长时间和多次尝试才能摄入食物和水)。主人还发现右侧舌头收缩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

↑ 舌头外观。(A)外伤前7个月(无异常)。(B)运动后(外伤前4个月)。(C)安静在家时(外伤后8周)。
02 检查
安静状态下,右侧舌头收缩,导致舌头弯曲程度不一,并伴有一些间歇性不完全松弛(搐搦)。舌头肌肉的纵向、横向和垂直收缩很明显。舌头向右侧的偏离在舌头突出时很明显。观察到舌肌纤维收缩(肌束颤动)的自发性不自主浅表运动。目视和手动舌头检查(在镇静和麻醉下进行)没有肌肉萎缩的证据。
舌头的运动在麻醉(右美托咪定、布托啡诺和丙泊酚)的术前用药和诱导阶段逐渐消失。舌头的右侧收缩和偏斜首先消退。舌头皱纹(由于肌纤维收缩导致舌头出现凹槽)逐渐减少。
舌表面的纵向凹槽消退得最慢(下图),舌头的左右两侧相对于彼此不明显。肌束颤动仍然可见,但在全麻(丙泊酚和异氟醚)下不明显。

↑ 镇静下的舌头外观。(A)轻度镇静。(B)深度镇静。
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舌头肌肉、大脑或舌下神经的异常。确定了脊柱的先天性不完全骨化,并且C1-2髓内病变符合脊髓挫伤病史,与外伤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相关(下图)。影像学表明舌头的厚度相等。


↑(A-C)CT:影响神经弓和寰椎中心间的连接线缺乏骨化,右侧末端增厚、不规则、张开(下方蓝色箭头)。寰椎神经弓的背外侧(上方蓝色箭头)也存在对称缺损,位于外侧椎孔,但沿着神经弓的整个长度向尾部延伸。(DE)寰枢区域3D-CT重建。(F-H)MRI:有一个斑片状的不明确病变,主要影响寰枢交界处脊髓中央背侧(紫色箭头),显示T2W高信号,在T2*序列中没有信号空隙(I)。
使用同心针电极对镇静下的舌头肌肉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随机、不规则、形状不一致(不稳定波形)的肌束震颤电位和可变频率(9-15 Hz)、幅度(35-500 μV)和持续时间(5-10 毫秒)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发生在单线态、双峰和三态,与镇静深度有关,更深的镇静导致频率降低,相同镇静下舌头左侧的肌电图仅显示终板电位(正常)和零星肌束颤动电位。
从镇静中恢复后,自发活动增加,出现动作电位的高振幅簇,电极由于舌头、嘴唇和下巴的运动而脱落。根据这些发现,诊断为舌头右侧不自主运动障碍,其特征是周围神经过度兴奋。
03 治疗
未进行治疗。
04 预后
在9个月里,症状没有改变。口腔功能仍然良好,除了轻微的吞咽困难迹象,没有妨碍进食或饮水。
05 讨论
半舌痉挛是一个描述性术语,指的是单侧舌头肌肉不自主、突然、间歇性收缩的疾病。它也被描述为“多动运动障碍”或“颅神经多动障碍”(涉及舌下神经)、“孤立性多动性舌肌障碍”或“舌肌张力障碍”。人类医学文献中很少报道。
分类包括核上(上运动神经元)、核(运动神经元)或核下(神经)病变。在许多报告的病例中,常规诊断测试(如电诊断测试和诊断成像)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痉挛(Spasm)可广义地定义为肌肉的重复性、不自主收缩,通常突然发生,但可能持续时间长且严重程度不一。搐搦(Tetany)被定义为肌肉持续收缩,伴有肌肉抽搐和痉挛,这是间歇性的,重要的是在麻醉下消退。
在临床上,肌束颤动、痉挛和搐搦等术语都是指不自主的肌肉收缩,通常用于主观地表明观察到的疾病或运动的严重程度。这些临床症状是周围神经过度兴奋(肌束颤动、痉挛和搐搦)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痉挛)的表现,可能有多种结构或功能原因。对于某些单侧舌头不自主运动的人或狗来说,“半舌搐搦症”可能是一个合适的术语。
半舌萎缩通常继发于病变(如肿瘤)影响或同侧舌下神经压迫,是狗中报告的唯一单侧舌头肌肉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实验犬模型中,舌下神经的完全和不完全横切都存在半舌萎缩。
在人类中,外伤(包括颅颈外伤)已被报道为舌下神经病变的原因。它的临床特征是舌头表面起皱,舌头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此外舌头还偏向萎缩一侧。据悉,在犬舌下神经病变的急性期,萎缩可能不明显,但可能存在肌束颤动。
尽管在人类医学文献中描述为“半舌痉挛”的临床病例与报告的这只狗的半舌搐搦相似,但不确定这只狗的疾病是否是一种真正的痉挛性疾病。对于本病例,可能更适合术语“半舌搐搦”。
虽然这只狗的急性创伤性脊髓病和半舌搐搦之间没有时间关系,但影像学表现和神经定位值得一些考虑。狗的舌下核位于延髓的腹外侧区域,呈纵向。神经根连接并形成舌下神经,通过舌下管离开后颅窝。此后,它与形成颈椎角的C1(可能还有C2脊神经)的运动纤维不同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联系可能是相关的,因为C1-2脊髓节段参与了本病例的创伤性脊髓病。由于舌头异常在创伤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太可能。从理论上讲,与寰枢不稳定相关的慢性、重复性(亚临床)脊髓微创伤可能在重大创伤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该部位。
人类可以报告运动的自愿(或非自愿)性质,并能够根据要求在临床和肌电图检查期间执行运动。但动物患者不同,会使运动障碍的诊断变得复杂。然而,在这只犬中,进行的临床检查、主人的观察和镇静下的肌电图检查结果证实了非自愿的抽搐性质,从而诊断出这只狗舌头右侧的运动障碍,即半舌搐搦。
文献来源:Santifort KM, Glass EN. Hemilingual tetany (“hemilingual spasm”) in a dog. J Small Anim Pract. 2025 Jun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