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情况 | |
![]() | 品种:短毛猫 |
年龄:1岁 | |
性别:雌 | |
是否绝育:否 | |
诊断:并殖吸虫病 |
01 主诉及病史
因呼吸窘迫和呼吸急促恶化而转诊。
1个月前从山区获救并被收养,此后观察到咳嗽逐渐恶化。自被收养以来,一直关在室内,并外用驱虫药塞拉菌素/沙罗拉纳(Revolution Plus)和依莫德苷/吡喹酮(Profender)。
4天前,玩耍后出现咯血,随后出现急性呼吸急促和呼吸窘迫。由初级临床医生进行的胸部X线照相显示气胸。治疗性胸腔穿刺术从胸膜腔去除了80毫升空气,稳定了病情。出院后几天,再次出现轻度呼吸急促和咳嗽。
02 检查
体重2.64公斤。胸部听诊显示双肺呼吸音降低。提供氧气补充、镇静和静脉导管放置以稳定和减轻压力。气胸通过胸部X线证实(下图)。

↑ 最初的右侧胸部X光片显示气胸,主要影响后部肺野。在不受气胸影响的肺部区域观察到中度支气管间质模式。
床旁肺部超声最初在侧卧时进行。剃毛和无菌准备后,将带有三通旋塞阀和20 ml注射器的23G针插入胸腔,缓慢抽出75 ml空气。
进一步稳定后,肺部超声显示部分肺实变,边缘不规则,空气支气管图,彗星尾伪影,外周肺结节和多发囊肿样病变,回声壁和消声中心不规则增厚(下图)。囊肿样病变的大小在3.5×3.5至6×8.5毫米的范围内。

↑ 胸腔穿刺术后进行的肺部超声显示多处囊肿样病变,具有不规则增厚的回声壁和消声中心。这些病变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呈圆形,部分被实变的肺组织包围。
胸腔穿刺术后重复进行的胸部X线照相显示弥漫性支气管间质模式,具有大小约8毫米的多灶性软组织结节(下图)。

↑ 胸腔穿刺术后胸部X光片,包括(a)右侧、(b)左侧和(c)腹背侧视图,显示少量气胸。观察到弥漫性、中度支气管间质模式,以及多发性结节性病变和斑片状间质到肺泡浸润区域。
血液学和血生化除了球蛋白升高(5.1 g/dl)和白球比降低(0.63)外,没有其他异常。猫心丝虫抗体、弓形虫IgG抗体、隐球菌抗原、猫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猫白血病病毒抗原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
虽然主人说之前进行过驱虫,但考虑到猫的年龄小、气胸的存在、以前的山区生活环境和不常见的肺部超声结果,进行了粪便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寄生虫。
粪便涂片、浮选和Baermann试验均为阴性。粪便沉降测试发现了卵囊(70 μm),怀疑是猫肺并殖吸虫(Paragonimus kellicotti)(下图)。粪便样本通过PCR进行了分子分析,确认了猫肺并殖吸虫的感染。

↑ 使用沉降技术在粪便样本中鉴定出猫肺并殖吸虫卵囊。长约70 μm,呈黄棕色,呈卵形或细长形。特点是外壳很厚,一头有明显的不对称增厚(箭头)。
03 治疗
确诊当天(第0天),使用芬苯达唑(Panacur,50 mg/kg PO q12h)治疗2天,然后以28 mg/kg PO q12h使用19天,第一个疗程共21天。
尽管进行了治疗,但仍然每天咳嗽,10天后气胸复发。进行了胸腔穿刺术,去除85毫升空气。
第22天,第二次粪便沉降试验对猫肺并殖吸虫虫卵仍呈阳性。加用吡喹酮(Droncit,25 mg/kg PO q8h)治疗3天,然后进行第二个21天疗程的芬苯达唑(Axilur vet,28 mg/kg PO q12h)。
芬苯达唑第一个疗程后,观察到不明原因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从48增加到1769 U/l [12-130]),因此选择了不同的芬苯达唑制剂进行第二个疗程。在后续血液检查中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
04 预后
第77天,胸部X光片显示软组织结节消退,粪便沉降试验对虫卵呈阴性。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呼吸恢复正常,咳嗽也逐渐消失。
第427天,没有临床症状,X线没有明显的结节或浸润性病变(下图)。

↑ 第427天拍摄的胸部X光片,包括(a)右侧、(b)左侧和(c)腹背视图,显示与并殖吸虫感染相关的病变消退。以前的结节性病变消失。
诊断2年后,临床状况仍然良好。
05 讨论
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源性疾病,影响人类和多种动物,包括狗和猫。感染通常通过摄入未煮熟的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甲壳类动物,如螃蟹或小龙虾)而发生。一旦摄入,并殖吸虫的囊蚴就会通过腹膜腔和胸膜腔移行到肺部,在那里成熟并产卵。出现肺部病变的患者表现出从轻度咳嗽到危及生命的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下图)。

↑ 并殖吸虫的典型生命周期,始于终末宿主的粪便或痰液中排出卵囊。这些卵囊在淡水中孵化,释放出毛蚴,感染蜗牛,它们是第一个中间宿主。在蜗牛体内,无性繁殖产生尾蚴,然后释放尾蚴并感染水生节肢动物,主要是淡水蟹或小龙虾(甲壳类动物),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尾蚴发育成囊蚴,当动物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甲壳类动物或其他第二中间宿主时,将囊蚴吞入体内感染。摄入后,囊蚴迁移到终末宿主的肺部,在那里成熟并开始产卵。副宿主,如野猪或鹿,在食用受感染的第二中间宿主后也可能携带囊蚴。这些囊蚴仍然对终末宿主具有感染性,进一步促进传播。
在兽医学中,并殖吸虫病最常见的是通过在粪便检查中检测到虫卵来确认。血清学检测在可用时也很有帮助。如果动物足够稳定,可以进行麻醉和侵入性手术,则可在肺组织病理学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标本中直接鉴定出寄生虫。
胸部X线照相通常用于监测肺部病变和评估治疗反应。然而,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因此明确诊断具有挑战性。
例如,当X线片上出现结节性、空洞性或肿块性病变时,鉴别诊断包括感染性或免疫介导的肉芽肿性疾病(如真菌感染、结核或其他肉芽肿)和恶性肿瘤。此外,肺实变可能会掩盖病变,进一步扩大鉴别诊断范围,包括肺炎、肺水肿或肺出血。
影像学检查结果随着疾病的进展和治疗而变化。胸部X线通常显示结构性间质模式、软组织混浊、肺结节或囊肿,有时伴有胸腔积液和气胸。当寄生虫诱导肉芽肿形成时,就会形成结节。
充满液体的病变可能表现为局灶性实变或结节。如果与支气管相连,它们表现为气泡状薄壁环或囊肿。气胸可由病变破裂和漏气引起。在恢复过程中,纤维化或钙化密度可能会取代结节。
然而,这些影像学变化是非特异性的,并且与其他肺部疾病类似,包括肺炎、水肿、出血、肉芽肿性疾病和恶性肿瘤。肺结节、囊性病变和胸腔积液不能可靠地区分并殖吸虫病与恶性肿瘤或其他肉芽肿性感染。
肺部超声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呼吸窘迫猫的一线成像方式。在初始评估期间,识别具有消声中心和增厚回声壁的囊性病变以及相关病史,可能会引起对并殖吸虫病的怀疑。这些超声检查结果可能反映了潜在的发病机制,因为先前的研究描述了由于粘附的活虫而导致偏心壁增厚的蠕虫囊肿,并伴有包囊性实变、空洞病变、厚壁或薄壁气囊肿和充满液体的肉芽肿。
狗和猫并殖吸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和吡喹酮。在本病例中,最初选择芬苯达唑是因为它在治疗并殖吸虫病方面取得过成功。然而,已经注意到并殖吸虫不同种之间反应的差异和个体处理差异。
在本病例中,第一个芬苯达唑疗程未能产生临床改善,粪便虫卵仍然呈阳性。之前一份关于猫肺并殖吸虫感染的病例报告描述了第一次芬苯达唑治疗后的临床改善。然而本病例只有在芬苯达唑第二个疗程后才被认为成功消除。
本病例的临床改善是否由吡喹酮、第二次芬苯达唑疗程或其联合作用引起仍不清楚。临床医生应注意治疗反应的潜在个体差异,因为单疗程芬苯达唑可能不足以消除某些猫的并殖吸虫感染。
总之,这是兽医学首次报道猫肺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超声特征。它强调了在流行地区提高对并殖吸虫感染的认识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肺部超声在猫并殖吸虫病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文献来源:Huang PY, Chen CR, Lin CH, Lo PY, Peng JH, Wang FH, Hsieh OF, Chen HW, Chang WT. Lung ultrasound findings and therapeutic outcome in a cat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caused by paragonimiasis. JFMS Open Rep. 2025 Jul 22;11(2):2055116925134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