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
品种:短毛猫
年龄:9岁
性别:雄
是否绝育:是
诊断:不明原因脑膜脑炎

01 主诉及病史

出现了3.5周的进行性前庭小脑共济失调和震颤。

当地就诊时注意到虚弱、失去平衡和后肢肌肉萎缩。使用了夫卢维单抗(Frunevetmab)治疗潜在的骨关节炎疼痛,但临床症状仍然恶化。转诊前中性粒细胞减少(1.2×10^9/l [2.3-10.29])、嗜酸性粒细胞减少(0.14×10^9/l [0.17-1.57])、淋巴细胞减少(0.65×10^9/l [0.92-6.88])。猫白血病病毒、猫免疫缺陷病毒和弓形虫阴性。

02 检查

警觉,反应灵敏,但有轻微的迷失方向。观察到间歇性全身性意向震颤、中度前庭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前肢运动控制异常,以及后肢的张开站立。四肢都表现出肌张力亢进。

在跳跃测试期间,观察到所有肢体均出现延迟前伸,随后进行异常放置。双侧威胁反应减少,尽管视力似乎完好。怀疑有影响前庭小脑系统的病变。在此阶段,鉴别诊断包括肿瘤和炎症/感染性脑病。代谢性和中毒性脑病虽然有可能,但被认为可能性较小。

MRI观察到小脑髓质内多个对称的、轮廓不清的病变,表现出不规则的对比增强(下图)。怀疑病变集中在双侧小脑髓质核,可能延伸至髓质白质。在T2W和FLAIR图像上,与灰质相比,病变呈等度至轻度高信号。在T1W成像上,它们呈轻度高信号,并且在GRE图像上没有观察到信号空隙。剩余的脑实质看起来正常,但脑皮质沟明显突出。

↑ T1W对比前(a)和对比后(b)图像中髓质水平的大脑横向MRI。(c)背侧视图中丘脑水平的T1W造影后图像。以小脑髓质为中心可见不明确、不规则、双侧、实质内对比增强病变。在T2W(d)和FLAIR(e)序列(红色箭头)上注意到轻度高信号小脑髓质病变。(f)背侧T2W序列显示正常髓质。

从小脑髓质池获得的脑脊液显示蛋白质浓度升高(50.5 mg/dl [<45]),有核细胞计数为8个细胞/μl [<5]。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显示形态正常的小淋巴细胞占主导地位。未检测到传染源或肿瘤细胞。这些发现符合炎性脑病,但鉴于小脑病变的对称性,重新考虑了代谢或营养疾病。

为了进一步调查,提交血样进行血液学、静脉血气分析、总甲状腺素、血清氨、胆汁酸刺激试验以及叶酸、钴胺素和硫胺素浓度的测量。除了轻度非再生性贫血和低叶酸浓度(6.8 μg/l [9.5-20.2])外,结果无异常。

腹部超声、尿液分析、尿培养和膀胱穿刺术样本的有机酸分析均无异常。

03 治疗

在48小时内出现了明显恶化,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无法站起。考虑到高度怀疑免疫介导的脑炎,泼尼松龙以免疫抑制剂量(0.75 mg/kg,PO,q12h)开始使用。

4天后病情稳定。为了增强免疫抑制,在初次就诊后10天给予阿糖胞苷恒速输注(200 mg/m2,24小时内IV),以及先前剂量的泼尼松龙。在72小时内观察到临床改善,包括改善行走,但前庭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震颤持续存在。

2周后,共济失调和震颤恶化,促使在首次输注后1个月,以相同剂量进行第二次阿糖胞苷恒速输注

尽管进行了治疗,但病情仍在迅速恶化,变得无法行走。安乐死是在第二次阿糖胞苷恒速输注后2周进行的。主人同意进行尸检。

04 尸检

虽然对大脑的大体检查没有发现相关的改变,但组织病理学显示影响额叶皮层、丘脑、顶叶皮层和小脑的广泛炎症性病变,双侧和随机分布。在软脑膜和神经实质中均发现3-5细胞厚的淋巴浆细胞血管周围袖带,显示出对灰质的偏好(下图)。

↑(a)小脑和脑干的放大视图。(b)小脑叶上方蛛网膜血管中淋巴浆细胞浸润的大离散病灶(白色星号)。(c)多个富含淋巴细胞的厚血管周围袖带扩散到整个小脑核(箭头)。(d)小脑核内的3-5个细胞厚的血管周围袖带(黑色星号)伴有海绵状细胞增生和神经胶质增生。

伴随的发现包括Mott细胞、偶尔出现神经胶质结节的杆状细胞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伴有丢失的神经元变性。没有特定病原体的形态学证据,而针对猫疱疹病毒1、细小病毒、弓形虫、H1N1和FeLV的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阴性。相邻叶之间的空间加宽和蛛网膜下腔间隙的扩张被解释为皮质萎缩的间接迹象。

05 讨论

不明原因脑膜脑炎(Meningoencephalitis of unknown origin,MUO)是一种排除性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评估,并排除感染性病因。虽然在犬中已广泛研究,但在猫中却鲜有报道。

猫MUO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在文献中多有描述,但两者同时报道的情况较少。2017年,Negrin等人首次报道了16例疑似猫MUO病例的临床调查、治疗和结果,但因所有猫均存活,未能进行确切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2020年,Nessler等人描述了4例猫MUO病例,提供了包括特征、临床症状、诊断发现和组织病理学的全面概述。本病例报告通过总结临床表现、诊断结果和组织病理学,为猫MUO有限的证据体系提供了宝贵信息。

本病例中的9岁家养短毛猫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既往猫MUO研究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猫的临床症状包括共济失调、瘫痪和姿势反应异常,这些症状在其他疑似猫MUO病例中也有报道。

此外,小脑受累在本病例中表现明显,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为排除其他潜在的脑病原因,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脑脊液分析显示蛋白浓度升高和轻度淋巴细胞性多形核白细胞增多,这些发现与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猫MUO一致。然而,这些发现并非特异性,也可出现在猫传染性腹膜炎、隐球菌、弓形虫或淋巴瘤等疾病中。基于其他测试结果,这些鉴别诊断被排除或认为不太可能。

其他可能考虑的感染性病原体包括病毒,如狂犬病病毒或朊病毒疾病。然而,考虑到临床病史、疫苗接种和寄生虫预防状态、生活方式、地理位置和诊断发现(包括组织病理学特征),这些病毒性脑炎在生前和死后都被认为不太可能。

此外,还观察到轻度非再生性贫血和低叶酸浓度。尽管在人类中叶酸缺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但此前猫MUO病例中未曾报告过此类异常。

与现有文献一致,本病例中MRI显示的小脑病变是脑实质内的、边界不清的,并且对比增强不规则。然而,这些病变的强度与猫MUO发现的报告不同,病变通常是T1W低至等信号,T2W高信号。相比之下,本病例显示T2W等信号病变在T1W图像上轻度高信号。除了轻度大脑皮层萎缩外,MRI发现与神经定位一致,与其他先前报告一致。

尽管猫MUO病变的位置(脑内、脑外、颈部或胸腰段)可能差异很大,但小脑受累在文献中常有描述。小脑核内的神经元投射到中脑和后脑的多个区域。这些区域的功能障碍通常会导致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和威胁反应缺失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在本病例中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展。这得到了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位于小脑的支持,包括在核内观察到的明显的海绵状变性和血管周围袖套。

本病例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与猫MUO的既定特征一致。在额叶大脑皮层、海马、丘脑、脑干和最严重的小脑中发现了多灶性淋巴组织细胞性炎症。尽管MRI上看到的小脑病变明显,但成像显著低估了影响大脑其他实质的病理范围。在神经实质和脑膜内都观察到血管周围浸润。注意到尾端向头端的严重程度增加的梯度,表明一种起源于小脑并向前延伸的进行性疾病,对额叶皮层的受累仅轻微。

广泛的炎症伴有实质胶质增生、神经元变性和神经元丢失。此外,小脑叶间空间的增宽支持了MRI对皮层萎缩的解释。对常见感染性病原体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阴性,进一步支持了猫MUO的诊断;然而,不能完全排除未知病原体的存在。

最初根据临床表现考虑了特发性全身震颤综合征(IGTS)。此前曾报道过两只患有IGTS的年轻家养短毛猫,它们都表现出全身意向性震颤和共济失调,这些症状在数周内逐渐加重,然后才出现。然而,本病例与这些病例存在显著差异。IGTS猫年龄不到2岁,MRI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无异常,并且在免疫抑制性皮质类固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这些因素使得IGTS在本病例中不太可能。

本病例展示了与现有文献的相似之处和差异,进一步证明了猫MUO的异质性以及将其纳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猫的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

本病例报告存在一些局限性。在转诊后没有重复进行弓形虫种血清学检测。尸检仅限于大脑,先前的报告描述了猫MUO的脑外病变。其他系统性发现可能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病因提供更多的线索。与其它研究相比,筛查的感染性病原体较少。

尽管猫MUO较为罕见,但在表现出进行性前庭小脑症状的猫中,特别是在MRI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时,应考虑猫MUO。鉴于其明显的异质性和罕见性,未来对MUO的研究应致力于进行全面的诊断调查,包括广泛的诊断、尸检和病原体筛查。这将有助于积累数据,以便进一步了解猫MUO。

文献来源:Lau S, Platt S, Tauro A, Ricci E, Alcoverro E. Meningoencephalitis of unknown origin with predominant cerebellar involvement in a cat: clinical, MRI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JFMS Open Rep. 2025 Aug 9;11(2):2055116925134643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