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情况 | |
![]() | 品种:金毛猎犬 |
年龄:2岁 | |
性别:雄 | |
是否绝育:否 | |
诊断:毛母细胞瘤 |
01 主诉及病史
因右眼眉上的皮肤肿块转诊。
该肿块在就诊前的两个月内发展,并迅速增大。没有报告其他医疗问题。转诊兽医处方了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13.75 mg/kg,PO,q12h)、苯海拉明(1.5 mg/kg,PO,q12h)和卡洛芬(2.2 mg/kg,PO,q12h),持续2周。使用这些药物后没有改善。
02 检查
观察到一个皮下、坚固、可移动的、溃疡性结节肿块,大小为2.8×2.5×1.5厘米,从右眼眉延伸到上眼睑,但未涉及眼睑边缘(下图ab)。

↑ 术前照片。(ab) 初次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显示一个溃疡状的皮下肿块,从右眉延伸至上眼睑,未累及眼睑边缘。
右眼的Schirmer眼泪测试(STT-1)结果正常,为30 mm/min,左眼为20。使用反弹眼压计测得的眼内压正常,右眼11 mmHg,左眼7 mmHg。两只眼的荧光素染色结果均为阴性。
使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到右眼前晶状体囊的点状色素,以及左眼前皮质初期白内障。使用间接眼底镜检查进行的眼底评估正常。心脏听诊显示左侧2/6级的收缩期心杂音,其它方面无异常。根据肿块的临床表现,怀疑为肥大细胞肿瘤。
接受了苯海拉明(2 mg/kg,IM)以减轻肥大细胞去颗粒化的潜在影响,并用25号针头进行肿块抽吸以进行细胞学评估。样本中有大小不一的基底上皮细胞簇。这些细胞呈圆形到立方形,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圆形核,染色质细致且颗粒状,并且基质细胞质的体积较少。核-质比很高,但细胞显示出较小的尺寸异质性和核异质性。未发现感染因素或恶性细胞。这些结果与基底来源的上皮肿瘤一致,很可能是毛母细胞瘤。
建议进行切除活检以明确诊断,但这些建议被主人拒绝。开始了吡罗昔康(0.3 mg/kg,PO,q24h)治疗,试图减小肿块。经过2周,肿块的大小没有变化,建议尽快进行手术切除,但主人推迟了6周。
在手术当天,肿块的大小已增加至2.6×2.6×2.1厘米,部分附着在基部组织上,并且向眼睑边缘扩展(下图cd)。术前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均正常。

↑ (cd) 在手术当天,该肿块的大小增加,向眼睑边缘扩展,并部分粘连于下方组织。
03 治疗
使用美沙酮(0.2 mg/kg,IV)和马罗吡坦(1 mg/kg,SQ)进行预麻醉,并用咪达唑仑(0.2 mg/kg,IV)和阿法沙龙(2 mg/kg,IV)诱导麻醉,然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通过氧气中的异氟烷维持。整个手术过程中,给予等渗液体(2.5 mL/kg/h),并在手术期间给予头孢唑啉(22 mg/kg,IV)。
患者采取俯卧位。眼周、额头和眉间区域被剃毛并进行无菌术准备。用15号刀片在肿块周围大约距眼睑边缘1厘米处切开一个3.8×2.5厘米的菱形皮肤切口。使用斯蒂文斯腱切刀进行钝性剥离,肿块被整体切除。通过纱布海绵和5–0缝线进行血管结扎止血。
第一个皮瓣(下图中ABC)通过从伤口缺损的背角垂直延伸的2.0厘米皮肤切口形成,然后在第一个切口的远端以90°角向内延伸游离3.0厘米皮肤切口。皮肤通过钝性剥离后旋转到缺损处。皮瓣顶端用两个单独的打结缝线固定。
第二个皮瓣(下图中DEF)是通过从伤口缺损的内侧角向上延伸2.0厘米的切口创造的,切口垂直于缺损,随后在第一切口的远端以90°角延伸出1.5厘米的皮肤切口。皮肤通过钝性分离并旋转到缺损中。在两个瓣位置固定于伤口底部后,皮下组织用5-0缝线在两个层次上通过简单连续的缝合方式关闭。

↑ 从手术缺损的相邻角创建的双菱形皮瓣的示意图。(a)第一个皮瓣[ABC]创建:切口[A]从缺损的背角垂直延伸,第二个切口[B]从切口[A]的远端以90°角向内侧延伸。(b)皮肤钝性剥离和皮瓣[ABC]旋转到缺损处。(c)第二个皮瓣[DEF]创建:切口[D]从缺损的内侧角垂直延伸,第二个切口[E]从切口[D]的远端以90°角向腹侧延伸。(d)钝性剥离皮肤和皮瓣[DEF]旋转到缺损处。(e)皮下组织以简单的连续缝合封闭,皮肤以简单的间断和十字缝合。
皮肤采用4-0缝线简单间断和十字缝合进行对合(下图)。术后用药包括头孢氨苄(22 mg/kg,PO,q12h)、卡洛芬(2.2 mg/kg,PO,q12h)和加巴喷丁(8.5 mg/kg,PO,q12h)。佩戴伊丽莎白圈出院,建议每日两次冷敷。

↑ 手术后的照片。(a) 双菱形皮瓣缝合后的外观。
手术切除的肿块尺寸为3.8×3.2×2.5 cm。在组织学上,无包膜、界限清晰、细胞密集的肿瘤扩展至中到深层真皮。肿瘤细胞被致密的胶原隔膜分成小叶。在小叶内,肿瘤细胞形成相互连通的扭曲绳索。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边界不明显,淡嗜酸性细胞质量少,细胞核圆形至椭圆形,具有粗糙聚集的染色质和单个、形态各异的富含核仁。细胞表现出轻度的细胞异质性和细核异质性。在10个400倍视野中观察到8个有丝分裂像。边缘没有肿瘤细胞,最窄的边缘约1.2 mm。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带状毛母细胞瘤,具有清晰的边缘(下图)。

↑ 良性带状毛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切片。 (a) 一个边界明确、无包膜的肿瘤扩展至中到深层真皮。(b) 多边形的肿瘤细胞排列成由相互连接的索状结构组成的小叶。组织形态和排列与毛母细胞瘤最为一致。
04 预后
术后2周,切口完好,皮肤缝线已拆除(下图)。双眼未出现荧光素染色吸收。右眼内睑反射减弱,伴有上眼睑闭合不全,但眼球回缩正常,第三眼睑能够正常抬起,建议持续使用局部润滑剂以保护眼表。
术后3个月,右眼和左眼的STT-1和眼内压均正常,分别为21 mm/min(右眼)和23 mm/min(左眼),以及8 mmHg(右眼)和11 mmHg(左眼)。双眼未出现荧光素染色吸收。在手术部位观察到毛发再生,前额因瘢痕而有局部脱毛区域。注意到眉毛区域的毛发生长方向向腹侧转变,但未直接接触眼表(下图)。上眼睑功能恢复,在眼睑反射时眼睑完全闭合。眼表健康,无结膜炎或角膜炎。未观察到肿瘤复发。

↑ (b) 手术后2周拆线后的伤口愈合。 (cd) 手术后3个月的外观,无肿瘤复发。在额头上观察到局部脱毛,原因是瘢痕。重新生长的毛发没有导致倒睫。
05 讨论
犬皮肤肿瘤较为常见,占犬猫肿瘤的25-43%。这些肿瘤起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组织学上可分为上皮细胞瘤、黑色素瘤、腺体附属瘤、间叶瘤或造血细胞瘤。
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是一种源于毛囊基底层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犬的头部和颈部,约占犬毛囊肿瘤的26%。该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但通常不会转移,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本病例中,一只2岁金毛犬因右眼眉毛处的皮肤肿瘤就诊。细胞学检查提示为基底细胞起源的上皮肿瘤,最可能是毛母细胞瘤。手术中,采用双菱形皮瓣技术对眉毛和上眼睑的皮肤缺损进行了修复。这种技术在人类面部重建中应用广泛,但在兽医学中用于眼周重建的报道较少。
手术过程中,从额部和鼻梁区分别取皮瓣,成功覆盖了手术创面。术后3个月随访,肿瘤未复发,眼睑功能恢复,眼部表面保持健康。然而,术后出现了短暂的内侧上眼睑外翻,但患者通过眼球回缩和第三眼睑的自发提升进行了代偿。
在最终的随访中,眼睑外翻完全消失,没有出现暴露性角膜炎或结膜炎。推测这种短暂的外翻可能是由于在切除肿瘤时意外损伤了面神经的一个分支。尽管如此,考虑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这种并发症是难以避免的。
此外,额部皮肤皮瓣的旋转导致了眉毛区域毛发生长方向的改变。虽然在最终评估时毛发并未接触到眼表,但医生意识到持续的毛发生长可能导致继发性倒睫,因此建议主人定期修剪眼周毛发,以避免对眼睛造成潜在的刺激或损伤。在长毛犬品种中使用双菱形皮瓣时,需要注意毛发生长方向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额外的并发症,包括倒睫和面部不对称。
总之,本病例报告描述了一种犬眼周大型皮肤缺损的替代修复技术。双菱形皮瓣技术成功地关闭了手术创口,修复后的外观良好,眼睑功能恢复。然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眼睑外翻和倒睫,需要长期使用眼部润滑剂和定期修剪面部毛发,以防止对眼表造成损伤。未来的研究和病例报告需要识别更多的潜在并发症,并评估菱形皮瓣的其他整形方案,以进一步优化犬眼周皮肤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效果。
文献来源:King C, Fife T, Climans ME. Eyebrow and Upper Eyelid Reconstruction With a Double Rhomboid Flap in a Dog. Vet Ophthalmol. 2025 Aug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