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
品种:混种犬
年龄:5岁
性别:雌
是否绝育:是
诊断:原壁菌病

01 主诉及病史

左眼虹膜充血转诊。

发现左眼失明,瞳孔对光反射缺失,虹膜充血,怀疑有视网膜脱离。

02 检查

眼部超声检查确认左眼视网膜脱离,并显示有肿块效应。

一周后进行了经眼睑左眼球剜除术。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有脓性肉芽肿性炎症,伴有许多圆形至椭圆形的藻类,具有折射性细胞壁,并显示出孢子形成。怀疑为眼部真菌感染。

CT显示轻度双侧咽后淋巴结肿大,其余正常。结肠活检显示慢性侵蚀性、适度淋巴浆细胞性以及轻度嗜酸性和组织细胞性结肠炎。

从尿液和结肠组织样本中分离出原壁菌(Prototheca),确认了播散性原壁菌病的诊断

03 治疗

口服5 mg/kg伊曲康唑,每天二次。不久之后,开始了脂质体两性霉素B的输注,计划在接下来的8周内静脉施用总计24 mg/kg。在输注1 mg/kg的两性霉素B之前和之后,以70-75 mL/kg/天的量给与乳酸林格氏液,持续2小时。

04 预后

1年后,全身CT、结肠活检、直肠刮取和结肠及尿液培养,未检测到原壁菌。继续口服伊曲康唑。半年后,结肠活检没有检测到原壁菌,结肠及尿液培养结果为阴性。每年监测并复查,在此期间维持每次口服5 mg/kg伊曲康唑

首诊后4年(2023年3月),出现了眼部分泌物、瞳孔散大和右下眼睑肿胀。其他方面健康,没有胃肠道疾病的迹象。观察到视网膜部分脱离,并伴有视网膜下细胞浸润,提示原壁菌病复发。接受了特比萘芬(10 mg/kg,PO,每日两次)的治疗,而伊曲康唑减少为每日一次。结肠样本检测出原壁菌,为对所有测试的抗真菌药物耐药(下表)。

↑ 抗真菌敏感性结果。

视力继续恶化,几周内右眼失明。由于耐药广泛,停止使用伊曲康唑,经验性地使用多西环素(10mg/kg,PO,每日一次)。

2023年6月,左髋部出现新的皮下肿块,并且每天有呕吐、多尿/多饮和漏尿。停止使用多西环素。皮下肿块被切除,组织病理学显示结节性肉芽肿性炎症,伴有与原壁菌一致的组织内藻类。还出现左后肢跛行。X线显示右股骨干内侧有光滑边缘的骨膜反应,可能伴有髓内硬化,以及左胫骨干的多灶性、不规则骨膜反应,怀疑伴有骨游离,提示由于扩散性原壁菌病导致的血源性骨髓炎。尽管耐药,但由于左后肢骨骼疼痛,仍使用两性霉素B方案。在获得敏感性结果后,接受了制霉菌素(25,000 IU/kg,口服,每日三次)治疗,停用特比萘芬。左后肢跛行在重新开始两性霉素B输注后不久得到缓解。

2023年9月初,X线显示左胫骨干的骨膜反应改善,软组织肿胀消退,与治疗的积极反应一致。由于临床疗效良好且没有出现不良的胃肠和肾脏反应,两性霉素B继续每两周使用一次,另再增加30mg/kg的剂量,持续了两个月。2023年10月,结肠活检样本的PAS染色显示原壁菌病,接受了两性霉素B的输注。

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额外接受了30mg/kg的两性霉素B。肾脏功能正常,在两性霉素B使用的9个月时间里仅出现轻微的短暂升高。

2024年3月,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胃肠疾病和体重下降。为了减轻结肠炎症,进行了布地奈德的经验性试验(口服1.5mg每日一次,后来增加到2mg每日一次)。

住院时神经状态持续恶化,最终主人选择了安乐死,距离首次诊断56个月。该犬累计接受了84mg/kg的两性霉素B治疗。

05 讨论

犬播散性原壁菌病是一种由无叶绿素的单细胞藻类原壁菌(Prototheca)引起的严重且常致命的疾病。该病原体通常在犬的胃肠道建立感染,引发结肠炎和随后的腹泻。若未得到治疗,病原体会在结肠黏膜下层通过内孢子形成进行复制,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导致播散性感染。眼睛和大脑是最常被报道的继发感染部位,此外肾脏、心脏和淋巴结等组织也可能受到影响。

本病的治疗较为复杂,因为病原体对常规的抗菌和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原壁菌病较为罕见,确诊通常需要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培养,而感染往往在播散后才被诊断出来

本病例报道了一只患有播散性原壁菌病的犬在经过近5年的治疗后存活的情况。该犬最初因左眼虹膜充血而被诊断出患有眼原壁菌病,随后确认了播散性感染的存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输注,使病情得到了缓解。

4年后,发现结肠活检样本中感染复发。于是重新启动了延长的两性霉素B治疗方案,累计剂量达到84 mg/kg。

在治疗过程中,该犬曾多次出现病情反复和新的症状。例如,右眼出现复发迹象,随后又出现了新的皮下肿块、跛行以及骨骼疼痛等症状。尽管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对某些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但通过调整药物方案,仍使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最终该犬因神经系统状况恶化而被安乐死。

总之,本病例展示了在一只患有播散性原壁菌病的犬中实现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尽管该病预后谨慎,但通过长期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以及可能的重复两性霉素B输注,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该病例还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药敏试验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尽管如此,播散性原壁菌病仍然是犬的一种罕见但毁灭性的疾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文献来源:Landfield BG, Appleman EH, Daverio H, Guarino C, Moore ME, Gioia G. Extended Survival in a Dog With Disseminated Protothecosis. J Vet Intern Med. 2025 Sep-Oct;39(5):e7023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