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般情况 | |
![]() | 品种:玩具贵宾犬 |
| 年龄:12岁 | |
| 性别:雄 | |
| 是否绝育:是 | |
| 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 | |
01 主诉及病史
在1个月前从沙发上跳下后,右后肢无法负重。
2天后当地医院就诊,X光检查显示为前交叉韧带断裂(CCLR)。尽管进行了3周的笼养休息和镇痛药的使用,右后肢的跛行仍然持续,因此转诊。
02 检查
体重5公斤。观察到右后肢有轻微负重的跛行,伴有过度伸展时的疼痛和膝关节肿胀。通过使用软尺测量肌肉周径,发现右大腿直径比左大腿小1厘米。骨科检查显示胫骨有向前移位,但没有内侧或外侧髌骨脱位。前抽屉试验和胫骨压缩试验结果均为阳性。
右膝关节X光显示髌下脂肪垫征象和胫骨向前移位(图1A)。未观察到明显的肢体畸形(图1A和D)。

图1. 右肢的侧位X光片(A-C)和后前位X光片(D-F)。首次就诊时的髌下脂肪垫征象和胫骨向前移位(A),未见肢体畸形(D)。放置2.4毫米TPLO钢板(B和E)。术后14周随访时未见截骨线(C)。术后14周TPLO随访时未见脱位(F)。
膝关节超声显示右膝关节完全CCLR,严重的关节积液和内侧支撑,但内侧半月板未受伤(图2A-C)。此外,左膝关节观察到部分CCLR和轻度关节积液。

图2. 首次就诊时右膝关节超声可以看到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箭头,A)和严重的关节积液(星号,B)。尽管可以看到内侧支撑(箭头,C),但内侧半月板的后角未见损伤(C)。CCL,前交叉韧带;F,股骨;M,内侧半月板;P,髌骨;T,胫骨。
主人被告知,为了恢复右后肢膝关节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手术干预,同时左后肢韧带的部分断裂未来有较大风险发展为完全断裂。在获得主人同意后,为治疗右后肢的CCLR进行了胫骨近端截骨术(TPLO)。
03 治疗
术前测量了胫骨平台角(TPA)、髌韧带附着点到胫骨前缘垂直截骨的距离(D1)以及髌韧带附着点到前近端截骨出口的距离(D2)。术前X光片测量TPA为25°,选择了一个2.4毫米的TPLO钢板用于TPLO。D1和D2分别为7.5毫米和8.2毫米。
术前通过静脉注射了阿托品。使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麻醉,并通过1%–2%的异氟醚在氧气中维持麻醉。持续输注芬太尼10 μg/kg/h和氯胺酮1 mg/kg/h。在术前30分钟及围手术期间每1.5小时静脉注射头孢唑啉钠20 mg/kg。
右后肢被剃毛并进行了无菌准备。在超声引导下,使用0.25%的布比卡因注射液0.1 ml/kg进行了股神经和坐骨神经的周围阻滞。
沿内侧髌旁区域切开,检查内侧半月板病变并评估前交叉韧带的完整性。与超声结果一致,术中发现右后肢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且未发现内侧半月板损伤。由于韧带残留极少,无需摘除。
测量后,用电凝标记了D1和D2的位置。使用15毫米TPLO锯进行截骨。随后将一根1.5毫米直径的克氏针插入近端骨段,并旋转至术后TPA达到5°。另一根1.0毫米直径的克氏针通过胫骨粗隆的近端插入到骨段中,用于临时固定。在将钢板、皮质螺钉和锁定螺钉固定在预定骨位并确认骨段稳定后,移除了克氏针。
在TPLO钢板放置后的胫骨压缩试验中,出现了胫骨向前半脱位和内旋。放置了一个外侧腓骨支持带(LFTS),具体如下:一根LFTS线绕过股骨外侧滑车,从针头处剪断,两端从髌韧带下方穿过。然后将线的一端从TPLO钢板的前螺钉上方近端穿过,另一端从同一螺钉下方远端穿过(图3A)。结扎于TPLO钢板的后侧(图3B)。通过第二次胫骨压缩试验确认胫骨脱位的解决。切口分三层缝合,术后获取两张正交的X光片以评估植入物和骨片的位置。

图3. 在右后肢TPLO钢板放置后的LFTS操作。尼龙线绕过股骨外侧滑车。缝线两端从髌韧带下方穿过。缝线的一端从近端穿过,另一端从远端穿过TPLO钢板下的前螺钉(星号)(A和B)。结扎于TPLO钢板的后侧(箭头,B)。
术后X光检查后,全麻下应用改良的罗伯特·琼斯绷带(图1B和E),并维持2天。术后24小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非罗考昔5 mg/kg,以及头孢唑啉20 mg/kg,每12小时一次,持续5天。
右后肢术后8周,左后肢出现负重跛行,左膝关节过度伸展时疼痛和肿胀,前抽屉试验和胫骨压缩试验结果为阳性。X光显示左膝关节存在髌下脂肪垫征象和胫骨向前移位,未见明显的肢体畸形(图4A和D)。

图4. 左后肢的侧位X光片(A-C)和后前位X光片(D-F)。术前左膝关节的髌下脂肪垫征象和胫骨向前移位(A)。未见明显的肢体畸形(D)。2.4毫米TPLO钢板放置后的术后X光片(B和E)。术后13周,胫骨和骨片完全愈合(C)。13周的后前位X光片(F)。随访显示植入物无脱位迹象。
左膝关节的超声检查显示完全CCLR,中度关节积液和内侧支撑,内侧半月板后角未见损伤(图5A-C)。

图5. 右后肢术后8周左膝关节的超声检查。显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箭头,A),中度关节积液(星号,B)和内侧支撑(箭头,C)。内侧半月板的后角未见损伤(C)。CCL,前交叉韧带;F,股骨;M,内侧半月板;P,髌骨;T,胫骨。
术前X光片显示TPA为25°。选择了一个2.4毫米的TPLO钢板用于TPLO。与右后肢的测量结果相同,左后肢的D1和D2分别为7.5毫米和8.2毫米。
全麻下进行了关节镜检查和手术。关节镜检查显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后交叉韧带处于中度血管新生阶段,未观察到内侧半月板损伤(图6A)。使用11号刀片切除了剩余的前交叉韧带。左后肢的TPLO手术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由于TPLO术后术中出现胫骨向前半脱位和内旋,也放置了LFTS(图6B和C)。第二次胫骨压缩试验后未观察到半脱位或旋转。术后药物治疗与右后肢术后相同。

图6. 左后肢TPLO钢板放置前的关节镜图像,内侧半月板完整(A)。尼龙线绕过股骨外侧滑车。缝线的两端从髌韧带下方穿过。缝线的一端从近端穿过,另一端从远端穿过TPLO钢板下的前螺钉(星号)(B和C)。结扎于TPLO钢板的后侧(箭头,C)。
04 预后
术后X光显示两侧的TPA均为5°。
术后4周,主人对肢体行走时的负重能力表示满意。可见微弱的截骨线,X光显示TPLO钢板和骨段对齐且位置正确,无移位。在压缩试验中未检测到胫骨移位。
术后8周,狗能够使用其右后肢而无任何不适。截骨线已消失,X光显示TPLO植入物对齐。在压缩试验中未检测到胫骨移位。
术后14周,右后肢(左后肢术后4周)在醒来时有轻微不适;行走或小跑时未观察到跛行。两侧的胫骨压缩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右后肢的旋转骨片与胫骨完全融合(图1C和F)。左后肢的胫骨可见微弱的截骨线。X光显示右侧和左侧的骨或TPLO植入物均无脱位。主人对行走能力的显著改善感到满意。
术后13周,左后肢的截骨线已不可见,两侧肢体均无残留不适或跛行。由于骨愈合,截骨线不明显(图4C)。植入物对齐且骨骼保持稳定(图4F)。
05 讨论
犬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断裂(CCLR)是犬后肢跛行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传统认为中大型犬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临床发现玩具犬(<5 kg)的就诊比例明显上升。由于体重轻,部分兽医及主人倾向保守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减重、笼养),但长期不稳定会导致半月板继发撕裂、软骨磨损及骨关节炎。
TPLO通过旋转胫骨平台将“前抽屉”动力转化为压力,理论上可消除胫骨前滑,被公认为治疗金标准。然而,术后仍有一部分病例出现“枢轴移动”现象:负重时胫骨内旋、膝关节突然“软腿”,提示旋转方向仍不稳定。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内侧半月板切除、胫骨扭转、平台角矫正不足或过度、关节囊松弛等多种因素有关。玩具犬因骨骼细小、软组织覆盖薄,对旋转不稳定更为敏感,但相关文献极少。
本例5 kg玩具贵宾双侧CCLR,术前TPA均为25°,术中未见半月板损伤,按常规行TPLO并将平台角降至5°。钢板固定后行胫骨加压试验,仍出现明显胫骨前滑伴内旋,提示“枢轴移动”阳性。作者当即采用改良型外侧腓骨-胫骨环扎(LFTS):3号单丝尼龙线绕过外侧腓骨小籽骨,两股分别经髌韧带下方、钢板前线远近侧孔交叉后,于钢板后缘打结。
再次加压试验,前滑及内旋消失,证明附加环扎有效控制了旋转不稳。8周后对侧肢体亦出现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重复TPLOL+FTS,同样获得即时稳定。随访5个月,双侧负重对称,X线无移位、无骨溶解,主人满意。
本病例提示:
- 玩具犬亦可出现术后“枢轴移动”,且与半月板损伤、骨性畸形无必然联系;
- 单用TPLO不足以消除旋转不稳定时,即时加做LFTS可一步解决问题,避免二次手术;
- 传统LFTS需钻胫骨隧道,但玩具犬胫骨嵴窄小,易并发骨折。作者将缝线直接固定于钢板前线螺钉,既避免骨隧道,又利用钢板分散应力,属于“无隧道”改良技术;
- 3号尼龙线张力约为犬体重的2倍,配合已消除胫骨推力的TPLO,5个月内未见松弛或断裂,提示对≤6 kg犬单股即可;若体重>6 kg或性格活泼,可考虑加粗或双股;
- 联合手术潜在并发症为感染与植入失败。本例术后给予5天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未出现皮肤刺激、渗液或钢板感染,可能与缝线位于钢板深面、减少皮肤摩擦有关。
总之,TPLO在玩具犬CCLR治疗中可显著缩短跛行期,但术中应常规行加压试验评估旋转稳定;一旦出现“枢轴移动”,无需等待瘢痕形成,可立即加做LFTS。改良“无隧道”环扎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为小型犬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重复的增强稳定途径。
尽管本报告仅为一例,随访时间有限,但已初步证实TPLO联合LFTS在玩具犬(<6 kg)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未来需积累更多病例,明确最佳缝线材质、股数及固定方式,并建立玩具犬专属的生物力学参数,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提高长期功能。
文献来源:Nam E, Amano M, Mochizuki M, Honnami M. Correction of pivot shift phenomenon following tibial plateau leveling osteotomy using lateral fabellotibial suture in a toy-breed dog with cranial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Open Vet J. 2025;15(7):3369-3377.
